精品不仅仅在于其精湛的工艺、稀缺的材质、昂贵的价格,更在于其背后所代表的深厚的文化、鲜明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之美。真正的精品意味着一种超越时间的价值。成就一个民族精品品牌,至少应具备三个基本要素:第一,文化精粹的传承;第二,精工主义精神;第三,创造精品的人才。在我看来,当代中国还不十分具备这三个要素,因此,要产生在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奢侈品牌、民族精品品牌,过程很艰难,但是正因为艰难,才让我们今天有机会坐在一起进行探讨,我们能为这个行业做些什么,唯有合力的形成,才能在逆流中找到一条新的途径,倾己力为中国精品品牌的复兴进程推波助澜,再次建立中国在世界上精品品牌的“大国印象”。
下面,我将从这三个方面来仔细探讨一下。
第一部分,断裂的文化之根
我们首先从中国文化精粹的传承来谈起。
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源远流长,历史上的中国,曾经是世界奢侈品的制造中心和文化传播中心。我们拥有精妙绝伦的顶级工艺,甚至达到了源于奢华高于奢华的境界。长沙马王堆出土的素纱衣,重量仅49克,薄如蝉翼,轻如鸿毛。满城汉墓出土的金缕玉衣,由两千多玉片用金丝编缀而成,每块玉片的大小和形状都经过严密设计和精细加工,其工艺之高超、精细,让人叹服。还有我国的丝绸、陶瓷受到欧洲宫廷贵族等各阶层的追捧,甚至兴起了长达百年的中国热。与西方奢侈品相比,我国同样拥有高超精湛的技艺、稀缺的原材料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但是,当代中国,尤其是近一百年来,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精粹没有被很好地传承下来。如我国五千年沉淀的商道文化精髓,诚信义利,君子爱财取之以道等。晋商曾纵横明清商界500年,一直将“言而信”、“言必信”作为经商原则代代相传。不仅我国传统经典的商道文化未被传承,对精品艺术的极致追求也被丢掉了。明清两代皇宫紫禁城,就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集合了东方哲学、建筑思潮,现在是全球著名的艺术宝库。
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不断转型的过程中,各种急功近利的商业投资使得整个社会呈现出一种一夜暴富的浮躁心态。不仅唯发达国家地区的成功经验是从,美国模式、欧洲模式、日本模式,东学一点西学一点,结果不仅没有将国外的成功经验复制到我们的文化基因内,反而丧失了自己的立足之本。中华民族古典文化中不仅糟粕被抛弃了,精华也全部被抛弃了。其次,浮躁的大环境使中国企业向往挣快钱挣猛钱,从而对整体的企业文化、商业发展缺乏长期经营,对需要付出时间、金钱、精力打造的精品兴趣不高。欧洲、美国、日本所产生的精品都是植根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之中,而中国古典文化中的精华没有被传承,这唯一结局就是,民族缺乏精品,大量品牌缺乏“根”,沦为一个商业的商标。
文化之根断裂,缺乏文化传承的当代中国,能够成为民族精品生长的土壤吗?
第二部分,缺失的“精工主义”思想
我们再来谈谈精工主义思想。